【街镇】金桥镇: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奠定基础
| 招商动态 |2017-04-06
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6-2040)将金桥定位为全市9个城市副中心之一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金桥镇的机遇与挑战并存。目前,金桥城市副中心的相关规划正在编制中。
“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更需要我们练好‘内功’。”金桥镇党委书记王志荣表示,金桥镇将通过全力推进理念创新、平台创新和机制创新,强调共治理念、服务理念和为民理念,实现“经济强镇、生态美镇、文化重镇、宜居城镇”的发展目标,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奠定基础。
突出共治理念:“自治金”驱动社区治理
“最美夕阳红”、“美丽佳虹”、“守护安全通道”……在金桥镇“自治金”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上,各社区申请的项目涵盖了群团服务、多元共治、文化服务、问题解决等与社区管理相关的多个方面。
现金桥镇2000年由原金桥镇、张桥镇合并成立,此后几经规划调整,目前镇域面积为25.2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8.01万,其中户籍人口2.85万。
虽然人口数量不算多,但全镇的社区类型却不少,包括集镇上的传统社区、碧云国际社区、金葵混合型社区、地铁上盖社区以及农村社区。社区居民既有动迁居民,也有事业有成的白领、金领,还有外籍人士。
文化、工作背景不同,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,甚至还有不同的宗教信仰,如何让他们达到相互融合从而构建和谐社区?金桥镇在理念创新中突出了共治理念,利用“自治金”项目来驱动社区治理。
“通过探索‘公转’带‘自转’、‘自转’推‘公转’,健全政府主导型、群众主导型、党建主导型等多种社区治理项目类型。”王志荣介绍,去年全镇启动运行了23个社区自理项目,受益居民1.6万,今年还会继续,特别是将那些效果好、可复制项目进行孵化和培育,使“种子”变“盆景”,“盆景”变“苗圃”。今年计划实施24个项目,主要围绕社区自治共治、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展开,预计受益人群约5.7万余人。
强调服务理念:推进管镇联动试点
金桥镇在社区治理上突出的是共治理念,在管镇联动上则强调了服务理念。在现有的镇辖区面积中,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了13.85平方公里,经济开发区及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,成为金桥镇重要的经济基础。
2016年,金桥镇开始实施“管镇联动”试点,镇上的招商引资、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管理中(除集体经济外)的9项职能划至金桥开发区管委会,同时承接了金桥开发区范围内的社区管理服务、城市网格化管理等9项社会管理事务。
“管镇联动中,通过强调服务理念,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。”王志荣介绍,管镇联动后,将继续做好亲商稳企工作,搭建企业服务平台、主动与企业对接,了解企业需求,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。今年1-2月份税收达6.79亿元,同比增长21.5%,实现了经济发展的“开门红”。同时,通过管镇联动,镇政府各部门也腾出了更多精力推动社会管理向精深化、精细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。
落实为民理念:推出系列便民举措
走进金桥镇,街道上干净整洁,路边看不到乱设摊,甚至也没有跨门设摊,这些都得益于精细化的城市管理。
王志荣表示,今年将通过平台创新,推进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、双赢型党建联盟工作平台建设,并在干部培养和激励、安全监管等方面实现机制创新。
“‘三个创新’都是为了立足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,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,进而全面推进金桥镇经济、社会各项事业均衡发展。”
今年金桥镇除了完成“五违”整治、中小河道治理等重点工作外,还将投资6000余万元实施小区综合改造、道路大修等13项重点实事项目,投资7000余万元实施学校教育补贴、医疗卫生项目补贴等32项政府重点采购项目。
针对居民实际需求,今年金桥镇推出了系列为民便民举措,包括幼儿园早教点、名医工作室、综合就业服务站、自治金项目、志愿服务全覆盖、帮困慈善基金、便民大篷车进社区、培育社会组织、新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新建文化小剧场等,让“服务进社区”,打通服务居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今后五年是金桥镇把握建设城市副中心机遇的关键五年。”王志荣表示,将充分利用城市副中心的强化效应、自贸区扩区的溢出效应、管镇联动的叠加效应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辐射效应,加快建设和谐幸福、宜居宜业特色城镇的步伐。
制图:周雪涛
邮箱:pdxinwenchu@163.com
